2005/09/07

黑白相紙來作彩色的畫......折光畫

某日經過上海恆隆廣場,看見一個名折光畫的展覽。展出的作品全是以黑白相紙在黑房中作畫...是彩色的畫。為了求證有關的技法,後來跟多個專業的攝影人說起,竟然沒人知道這80年代己有的技法......

「折光」是林文傑1980年秋天在美國休斯敦作眼科研究時意外的發現。在黑房沖晒黑白相片時發現有些相片被棕色和黃色所覆蓋。林深感驚訝,因為黑白攝影材料一般不該產生顏色,後來才發現顏色的出現源於顯影液、定影液等濃度不對、或是混合不當、或已變質。

由於上述的偶然發現,林文傑開始有系統地研究如何控制相紙上不同顏色和其他效果的產生。除了運用不同光的強弱與色彩以外,林還嘗試用不同濃度的攝影液,包括活化劑、顯影劑、穩定劑等,和不同時間的反應。到1983年已能掌握制造主要顏色:紅、藍和黃的條件,亦能夠以這三種顏色作不同組合去制造其他顏色與效果。

直到1989年夏天,美國柯達公司原高級科學家羅士特博士到休斯敦探訪林文傑,他對林的折光畫極感興趣。他注意到畫面獨有的質感,特別的色調,偶爾出現的金屬光澤和穩定的影像 (折光畫在陽光下長達十年仍不褪色)。從這些觀察以及其他種種現象,再加上羅博士數十年在柯達實驗室的豐富經驗,他推測畫中的顏色是來自相紙中的銀粒子受光線折射所致,因而創造了「折光畫」這專有名詞,此畫法後又稱為「納米藝術(NanoArt)

自古以來,絕大多數的顏色都是以不同顏料 (dyes or pigments) 為基礎,而這些顏料產生顏色的原因在於減色 (color subtraction),即是它們吸收 (light absorption) 了某些光線的頻率 (light frequency),同時反射 (light reflection) 其他光頻。例如當畫面上用藍色顏料時,這顏料吸收除了藍光以外的光頻,並將藍色反射刑觀察者的眼睛。傳統彩色相片的色彩亦是由減色法所產生的。

大多數的黑白相紙含有銀鹽。在強烈的光線和攝影液 (full strength solution) 影響之下這些銀鹽分解及凝聚成為超數百納米以上的大小銀粒子。 這些粒子吸收所有的光顏,所以形成黑色或灰色。反之,沒有曝光的相紙的銀鹽被攝影液沖走,因而映現出原相紙的白色。折光畫法亦是使用同樣方法形成的,但是 折光技術,獨其是對色澤之掌握,必須嚴謹地控制光線的強弱、攝影液與這些光和化學反應時間和配搭,以達到掌握銀粒子的大小。

折光畫法當中的銀粒子主要是基於「米氏折光」 (Mie Scattering) 和「羅理折光」 (Raleigh Scattering) 理論以產生顏色。1908年,米氏 (Gustav Mie) 首次以數學物理的方法去分析光線射在不同大小粒子上的折射效果。他正確地詮釋了光線的折射與粒子大小的關係。

這 兩大理論亦能解釋天空為什麼是藍色、及黎明或日落時分天空與大陽為何呈現各種彩色的原因。地球的天空是藍色主要基於矛光穿過大氣層時為其中之灰塵、水蒸氣 和其他物質折射而產生。同樣地,大小不同的大氣層粒子會令日出和日落時產生各種鮮艷顏色。儘管黑白攝影感應乳劑形成的粒子與納米及羅氏理論有很多不同,但 基本原因?是相通的。

1990年初,柯達攝影科學部 Donald L Black 博士用電子顯微鏡確定了在折光畫中的顏色興其粒子的大小與米氏理論吻合,即是黃色部份的銀粒子直徑約1030 納米,紅色則為3565納米。

藝術的表達往往與所用的材料及媒介有密切的關係。作為一個藝術媒介,折光畫亦有它的特色,除了獨特的色彩、質感和動態之外,亦包括了現代科技 (攝影器材) 描述心靈或大自然的影像。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新生的媒介,這畫法可能給予藝術工作者一個新的想像、發展和創意空間。

原作刊於199111月之「科學美國」月刊 (Scientific American)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