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2/19

12月16日--尋找

這天,很早很早起床,早上6時。
忙了一整個上午,3時多在粉嶺接老媽回家,在粉嶺上網收到友好的e-card...

回家路上,老媽訴苦說慧華如何不尊重她,偉?如何不顧家,偉強又如何害苦了家人...
說著說著...她說很擔心我,她已擔心了偉強很長時間,不想到死一天也在為我掛心...

心中慼慼然,也不知可以說什麼。

送了老媽回家後,思緒還未平靜下來,只想開車四處走走
不知不覺回到母校, 看見藍藍的天...

又走了去九龍灣看看待清拆的工廠大廈,
無目的地到了觀塘碼頭,
之後繼續往前走,去了茶果嶺。

很想去尋找...找找自已在那裡





Latent 出品

一年一度, 必屬佳品。
各大書局有售, 請各方好友多多支持。

呀...忘記了,賣多賣少對我來說是沒有任何利潤的,
但依然請大家支持,讓更多的攝影作品能給更多人欣賞。

支持紀實攝影,支持有質量的攝影,反對吹水攝影...堅


2006/11/15

我的工作

很多人不明白我的工作, 經常問我在做什麼?

以下有一些對白, 大家或可理解多一點...


"12月刊中《基金四大黑幕》一文的圖片,由於文章涉及的是負面報導,且圖片中人物形象不佳,圖片中的人物可能會認為我們有損其形象,因此我認為存在法律風險。季主編也認為,可能有肖像權方面的麻煩。

因此,希望模糊化處理一下人物頭像,或換一張圖片。
"

我之後回應了他...

我看過有關稿件(附件一),亦同時看過有關配圖通知(附件二)。
在流程上, 攝影記者己全面按有關的要求去配圖。
在選圖上, 我個人覺得圖片沒有問題, 亦切合記者的要求--窺視的感覺, 而且亦配合文章。
至於形象不佳, 一是記者要求, 二是我們用新聞圖不會考慮圖中的人物形象, 不能以貌取人, 選圖首要考慮是能否帶出相關感覺。
另有關法律風險...我想以前刊過的所有股民或是街上人們消費的圖都有莫大風險。
不能因為題材較負面我們就自我審查起來...如硬要畏首畏尾, 我看過這篇稿, 該文字稿的風險不比圖片低。

我翻看幾期《財經》, 很多有關社會性的問題都用上寫實圖片, 也沒有在人的眼上打上馬賽克格仔。

如認為真的有法律問題, 那以後我們又要重新再訂規條, 拍人不要拍正面,比較統一。



之後又有如下的回應...

作為內容(包括文章及圖片)的主要把關人,採編主管有責任避免雜誌及公司面臨任何訴訟及監管風險。鑒於內地媒體嚴厲的監管環境,作為一家有外資背景的媒體,我們更應謹慎從事,規避任何可能的風險。謹慎處理任何可能的風險,並不是“畏首畏尾”,如果要以雜誌冒風險為代價,謹慎一點並無不妥。

就圖片而言,根據內地法律規定,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否則即構成侵害公民的肖像權。但是,新聞照片是否構成侵權尚有一些爭議。主張侵權的學者認為,媒體作為新聞的載體也具有營利的特點。一個比較妥善的解決辦法是,對發表的新聞照片讓被拍攝者簽署同意發表的意見,只要被拍攝者同意,便不構成侵權。

媒體使用他人照片要注重對他人隱私權的保護,照片內容不得使他人的人格評價降低。報導不良社會現象的文章中使用人物照片,很可能產生侵害名譽權糾紛,即使標明“圖文無關”的說明,也不是充分的抗辯事由。

因此使用人物照片還需謹慎,特別是可能損害當事人形象或引起當事人不滿的圖片,更應謹慎。 "






這些看似荒謬無論的事卻會經常發生, 我大部份的時間就這樣給浪費掉了。

我曾跟老闆說:“要在一班低水平無膽識的人共事而能保持水準及仍不斷要求自己已不容易,但最可悲的是竟有時候要放低原則”
老闆的回應說:“公司正在融資過渡,還是小心一點,下年我炒了那人。”

......



喂喂喂, 先生, 你剛剛行過, 我影左你張相, 你睇下影得你靚唔靚仔先, 好正面架, 麻煩你簽張授權比我丫, 唔該唔該。

2006/11/01

latent 再現?

前後忙了兩個月,
總算完成了。

拿下相機拍下其中一角,
照片內容竟出奇地像latent image的環境。

巧合地,latent又有新業務,
如無意外,12月將有新作品面世。

2006/10/31

小.大

首次在香港以外舉辦展覽,
地點是首都──北京。

是次展覽與北京地鐵合作,
地鐵列車內將會展出共200張針孔圖片。

感覺很奇怪...
竟半點興奮也沒有...







2006/10/12

辛苦...

忙了足足一個月
中秋節也沒有慶祝
體力完全透支
心力嚴重超負荷

不知是懶的日子過得太多
還是因為一個人苦苦撐著

要做的事總像沒完沒了

有時候...想想為何找麻煩, 找辛苦
總會忽然迷失起來

2006/09/25

似是而非

這次上海雙年展以生活設計為主題

大部份作品都很實在 很生活

作品旁都只附作品名稱及作者名字
沒有作品的內容簡介及理念說明

簡單直接
不喜歡太多人自名藝術家 每每在作品旁寫下一大堆理念
似是而非
什麼社會風氣 什麼人性的自白 什麼政治的黑白

最後卻原來是吹水的盛會
比比誰更會吹水 誰更會包裝

還是這次看的好
不扮高深
看得明的自會欣賞 看不明的亦一笑至之

起碼不用去想太多那些艱深不明的說明及似是而非的包裝






誰在拍誰

上海雙年展...1


2006/09/16

疑幻似真





人生總有些迷網的時候

看似糊塗卻步步算盡
以為精明但被聰明誤

看見的 以為實 卻是虛
心想的 抓不準 又似真

真真假假...

不願想 不願聽 不願看

回過頭 四肢健全 身體健康 還有機會去影下相 做自己喜歡的工作
己是最大的福氣

2006/08/17

感動

看了今期壹調刊, 被其中一篇稿深深感動著...

壹些事壹些情 : 不離不棄殺女妻

上 週 二 , 屯 門 兆 康 輕 鐵 站 發 生 一 宗 女 士 墮 軌 意 外 , 揭 開 了 一 段 塵 封 十 五 年 的 故 事 。

六 十 五 歲 傷 者 吳 愛 嬋 , 十 五 年 前 因 患 上 被 迫 害 妄 想 症 , 把 兩 名 親 生 女 兒 殺 死 。 當 日 親 自 揭 發 兇 案 的 丈 夫 吳 統 近 , 卻 從 沒 怨 恨 過 患 病 的 妻 子, 更 承 諾 照 顧 她 一 生 一 世 。

這 段 不 堪 回 首 的 往 事 , 一 直 是 兩 口 子 之 間 的 禁 忌 。 為 了 妻 子 , 年 近 七旬 的 吳 統 近 , 至 今 仍 住 在 兇 案 單 位 。 而 家 中 仍 保 存 著 女 兒 的 書 桌 ,在 那 個 上 了 鎖 的 櫃 桶 裡 , 埋 藏 了 他 對 女 兒 最 美 麗 的 回 憶 。吳 統 近 在 元 朗 朗 屏 寓 所 內 最 盡 頭 的 角 落 處 , 放 了 一 張 髹 上 奶 白 色 油 漆 的 書 桌 。 這 張 書 桌 , 曾 經 是 十 三 歲 和 八 歲 女 兒 美 悠 和 美 意 做 功 課的 地 方 。 書 桌 中 間 有 一 個 被 鎖 上 了 的 櫃 桶 , 內 裡 放 滿 女 兒 的 舊 照 片 、一 張 張 樂 也 融 融 的 合 家 歡 、 以 及 女 兒 喜 愛 的 玩 具 。

這 個 櫃 桶 , 十 五 年 來 從 沒 打 開 過 , 吳 統 近 更 把 鑰 匙 扔 掉 。「 我 唔 想 俾 我 老 婆 見 到 d 相 , 俾 佢 睇 到 , 佢 會 諗 起 , 多 少 會 影 響 佢 個 病 。 」 吳 統 近 哽 咽 說 : 「 點 解 我 唔 丟 個 櫃 , 又 要 封 住佢 呢 ? 丟 左 就 永 遠 都 搵 唔 返 , 但 係 我 又 唔 想 睇 到 , 你 話 係 咪 好 矛 盾? 」
慘 劇 發 生 當 晚 , 任 職 三 行 的 吳 統 近 下 班 返 家 , 赫 見 客 廳 的 長 椅 上 擺 放 了 兩 張 染 血 的 棉 被 。 他 打 開 女 兒 的 睡 房 , 發 現 美 悠 身 中 多 刀 倒 臥 在 血泊 中 , 美 意 已 被 勒 死 , 阿 嬋 則 坐 在 一 旁 發 呆 。
「 當 時 真 係 接 受 唔 到 , 成 個 人 崩 潰 ! 根 本 係 無 可 能 發 生 的 事 , 點 解 會 發 生 係 自 己 身 上 呢 ? 」 吳 統 近 想 起 女 兒 時 , 不 禁 搖 頭 嘆 息 : 「 兩 個 女 好 聽 話 ,尤 其 是 大 女 , 佢 十 歲 投 稿 去 報 紙 , 份 稿 仲 登 左 出 來 。 佢 考 鄉 議 局 中 學 , 五 千 個 學 生 考 第 十 二 , 真 係 好 叻 , 好 聰 明 , 如 果 佢 仲 係? , 係 人 才 ! 」
最 後 阿 嬋 被 證 實 患 上 被 迫 害 妄 想 症 , 她 承 認 誤 殺 罪 , 被 判 入 住 小 欖 精 神 病 院 , 接 受 十 五 個 月 的 治 療 。 那 段 日 子 , 是 吳 統 近 最 難 捱 的 歲 月 , 為 了 可 朝 晚 到 小 欖 探 望 妻 子 , 他 辭 掉 工 作 , 每 天 獨 守 空 房 , 望 著 女 兒 的 睡 房 , 不 禁 胡 思 亂 想 。 「 一 個 家 庭 本 來 咁 多 人 , 突 然 間 得 我 一 個 人 係 度 , 好 難 過 ! 」


快 樂 的 家 庭 雖 毀 於 一 旦 , 但 十 五 年 來 , 吳 統 近 沒 有 一 刻 恨 過 阿 嬋 , 反 而 處 處 維 護 她 。 原 來 二 人 同 為 廣 東 恩 平 同 鄉 , 七 十 年 代 初 經 親 戚 介 紹 認 識 , 一 見 鍾 情 , 也 是 大 家 的 初 戀 。 「 佢 後 生 好 靚 女 , 佢 父 親 係 多 明 尼 加 工 作 , 本 來 佢 打 算 出 國 發 展 , 但 佢 為 我 連 外 國 都 唔 去 。 佢 本 來 姓 馮 , 我 七 六 年 結 婚 之 後 , 仲 改 埋 跟 我 一 齊 姓 吳 。 」
當 年 , 他 在 法 官 面 前 承 諾 , 有 生 之 年 都 會 照 顧 阿 嬋 一 生 一 世 。 「 虎 毒 不 吃 兒 , 佢 個 陣 一 d 都 唔 知 自 己 做 緊 乜 。 如 果 放 棄 佢 , 佢 就 無 得 救 。 」

不 單 無 恨 , 吳 統 近 多 年 來 其 實 心 存 內 疚 , 只 因 事 發 前 數 年 , 阿 嬋 已 行 為 有 異 , 經 常 覺 得 有 人 跟 蹤 她 , 出 外 見 到 警 察 、 消 防 員 時 感 到 懼 怕 , 但 當 時 吳 對 精 神 病 毫 無 認 識 , 未 有 為 意 。 「 個 陣 我 住 屯 門 小 坑 村 村 屋 , 個 地 主 要 收 地 , 同 佢 嘈 過 交 , 又 打 過 官 司 , 結 果 我 輸 左 , 搬 去 元 朗 住 。 自 此 老 婆 成 日 將 逼 遷 呢 件 事 記 住 心 , 驚 人 害 佢 同 個 女 。 」 為 了 保 護 兩 個 女 , 想 不 開 的 阿 嬋 , 竟 先 下 手 為 強 , 狠 心 把 女 兒 殺 死 。
「 呢 個 係 一 種 病 , 叫 精 神 妄 想 。 事 件 發 生 之 後 , 我 去 書 局 買 本 精 神 病 書 , 一 路 睇 一 路 喊 , 原 來 書 裡 面 所 講 行 為 , 同 老 婆 事 發 前 所 做 , 竟 然 一 模 一 樣 , 如 果 我 早 識 得 , 就 可 以 阻 止 事 情 發 生 , 因 此 我 覺 得 更 加 要 對 老 婆 好 。 」
雖 然 觸 景 傷 情 , 惟 事 發 至 今 , 吳 與 阿 嬋 仍 住 在 兇 案 單 位 , 只 為 尊 重 妻 子 的 意 願 。 「 當 時 房 屋 署 已 經 安 排 同 我 調 遷 , 但 我 老 婆 話 唔 好 搬 , 我 無 問 佢 點 解 , 如 果 因 為 呢 件 事 拗 就 唔 好 喇 , 我 唔 想 打 擊 佢 , 佢 有 病 。」

如 今 阿 嬋 病 情 雖 然 穩 定 , 仍 須 定 期 服 食 精 神 科 藥 物 , 偶 爾 她 會 坐 在 家 中 發 呆 , 為 過 去 所 犯 的 錯 深 感 內 疚 。 今 次 墮 軌 意 外 發 生 後 , 她 曾 說 後 面 有 人 推 她 , 目 前 仍 在 屯 門 醫 院 留 醫 。 而 仍 未 退 休 的 吳 統 近 , 最 希 望 等 阿 嬋 康 復 過後 , 一 齊 外 遊 散 心 。 他 更 會 每 月 省 下 數 百 元 , 和 老 婆 到 青 松 觀 拜 祭 女 兒 。

訪 問 完 畢 前 , 吳 統 近 向 記 者 語 重 心 長 說 : 「 對 左 三 十 年 的 人 , 點 捨 得 放 棄 ? 呢 個 係 終 身 伴 侶 , 你 後 生 應 該 記 住 呢 樣 , 個 心 唔 好 成 日 咁 花 弗 , 玩 呢 個 , 第 日 又 搵 第 二 個 。 」

2006/08/16

執委

據說今年終跟政府談好可於地盤內再辦盂蘭勝會。

也不知是否錢作怪,
老爸今年捐了幾千元,
竟撈來一個執委來做。

感覺有點電影“黑社會”feel。





2006/08/15

盂蘭勝會

今年有潤七月,不知是否有兩個鬼節...

印象中秀茂坪自02年清拆工程展開而再沒有辦過盂蘭勝會,
今年終於重辦了。感覺上好像比往時熱鬧...

諗諗下...今年的7月14...
也真的發生了一些詭異......


(圖片攝於02年秀茂坪球場清拆前最後一次的潮劇表演,文字則是當時的御用寫手──花花代勞)

2006/08/09

訪問

採訪別人很多很多次....

被採訪也有好幾次...

原來採訪比被訪容易千倍...
總是不自然, 不習慣...

這次被跟訪了兩天...
由黑房, 辦公室, 黃竹坑, 灣仔, 再到銅鑼灣遠眺日落...
從攝影工作, 採編, 國內媒體生態到個人領域...

以往也因為不太習慣看見自己在公仔箱出現而沒有看過相關片段
這次......

2006/08/02

一個英格蘭人




97年6月30日晚上
11:44pm

滂沱大雨

會展舊翼六樓梯間

會展新翼正進行交接儀式。



我正從7樓的新聞中心趕去銅鑼灣鬧市預備拍攝回歸一刻市民狂歡慶祝的情景...
不料卻拍下這對比的圖片。

一個唔知咩人


我.....印象中....

26元幾入過...
15元幾入過...
9元幾入過...

之後, 5合1...
再之後, 6供2...

沽出的時候....好似係4.8
雖則好金...

但我欣賞你沒靠你老爸...也如此好辦法...正呀

一個好人



最近在整理一些舊圖片,
翻了很多以前工作時拍的圖片,
發現原來風格,手法都跟現在有點分別...
更發現,我真的很喜歡紀實攝影...
或者,它讓我看得更多,更闊吧。

董伯伯這張圖片是97年時拍下的。
我過去多年來,每次要整理我的個人profolio時,
這張圖片都入選,並放在第一頁,即所謂的opening。

選這圖片並不是因為它特別拍得好,
只是感覺董伯伯很貫徹一個好人的性格,開開心心禮禮貌貌地跟人打招呼,
大家好嗎?

雖然換了特首,但這圖片仍會是我的opening。

2006/07/31

城市遊


上海機場

上海航空...上海去廣州

廣州北京路步行街...

廣九直通車...

紅磡...回來香港不足12小時...回到家中只1小時

羅湖...一河相隔, 好像很久沒在這裡走過、拍過

深圳機場...迎賓?

深圳機場...印象中從未在這裡起飛過

深圳回上海...深航航班上

再次走入上海市


這次上海出差...加插了一程極速廣州行
23晚從上海去廣州...
24日廣州開會...傍晚回香港
25日香港去深圳...再回上海
不足兩天...走過4個城市, 去了3個機場, 坐了兩程火車, 巴士再加的士...
只為了開那前後加上不足3小時的會議...